因為小腿上的一個小傷口沒照顧好,竟轉變成了蜂窩性組織炎,不但要吃抗生素消炎藥,到後來還動了手術住進病房. 這就是我的小毛驢住院日誌.
在故事開始之前,我要先講解一個護理小常識. 這個常識雖然小學就教過,可是大家仍然常常忽略,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忽略才導致了我今天得臥病在床的下場. 那就是,受傷時不論傷口大小,都不可以碰水. 這樣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,在受傷慌張時最容易被忽略, 如果又剛好現場護理資源不足,輕忽大意的話,後果可是不堪設想. 我就是這樣.
因為人在國外,身上沒帶夠藥品,又覺得小傷口而已 不需要就醫,覺得只要維持傷口乾淨就好. 誰知道水才是細菌的來源,時差加上疲勞的關係,小小的傷口越來越大,即使有在傷口表面定時塗擦消炎藥,內部的發炎卻一發不可收拾. 旅途的勞頓奔波也讓我的抵抗力越來越弱而不自知,所以當我終於回國到達桃園機場時,我已經需要輪椅的協助才能入境了.
蜂窩性組織炎的可怕,在於細菌已經深入肌肉而不自知. 我雖然受了傷,但傷口表面卻僅是麻痺的感覺,對我這麼怕痛的人來說,在傷口表面塗藥竟不覺痛.雖然用了很多錯誤的方式對待傷口,但我唯一做對的,就是把傷口抬高過心臟位置. 說也奇怪,只要我把腿抬高, 疼痛的感覺就會消失, 但只要腳一落地,我可以立刻感覺到全身血液都衝到傷口周圍, 灼熱又腫脹.但好在多走幾步路,過一會兒疼痛感就消失,所以我居然也就沒料到事情的嚴重性,還在四處走來走去.
到達台灣時已經是受傷後的第五天,我緊急的到醫院就診,醫生看我沒發燒,傷口表面也已經乾燥,就開了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藥給我回家服用,還輕鬆的說 只要定時吃,三天就會康復了.
但事情好像沒有那麼簡單,在我吃了四天藥之後,仍然覺得沒有改善,疼痛和腫脹感依然存在,這時在醫院上班的媽媽就詢問同事,另外安排了一位大家稱道,細膩資深的外科老醫師幫我診斷.
老醫生宅心仁厚,看到我怕痛,細細輕輕的幫我清潔傷口,對我巴著他直問什麼時候會好,一痛就猛掉淚也相當不忍心,又開了藥讓我回家吃,還要我得有耐心,說這種毛病折磨個一個半月是最起碼的事. 我回到家開始納悶,近日莫名的頭痛不知道是不是跟這個有關. 媽媽一聽覺得事情重大,又趕快諮商護理長求救.
護理長說, 老醫生們年紀大,通常不收住院病患,勸我乾脆用急診方式住院,讓急診室的好心主任幫我打抗生素點滴,可能會好得快一點.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,一切就從進了急診室後改變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