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網址轉貼如下,沒看過的可以參考:
到底,我們是為什麼學英文 (原文)
---------------
基本上我不認同這篇文章. 那些愛抱怨的人是他們原本個性的問題,跟英文說得好不好沒關係. 至於他們抱怨這麼多,是因為看過許多更好的一面,知道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,而不是躲在小鄉下故步自封就自鳴得意. 會把買名牌當成主業的人,也不是那些英文說的好的人的錯,基本上台灣人才瘋名牌,外國人基本上並不穿名牌的 (除了名人以外). 所以以偏概全,認為說英文說得好的人,就是驕傲自滿看不起台灣人的人,實在是一種非常狹隘不求進取的人生態度.而這種人生態度,就成為自己英文不好所以成就不如別人的藉口?
語文能力,不該是一個人人格轉變的因素,也不是值得拿來炫耀或說嘴的工具. 我見過許多英文能力非常強的台灣人,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態度,不卑不亢,謙恭有禮,在正式的場合,能說中文時絕不夾雜一句英文,但碰到需要使用英文的場合,能夠落落大方,展現出不僅僅是英文,而且還有對於不同文化的認知,雖有西方教育的開放思維,卻仍能將傳統的中國禮教優雅的融合其中,運用豐沛的詞彙能力,結合東西方文化的精萃,並能時時體認自己的不足,力求上進,難道這樣的人也要被歸類在崇洋的那一個框框裡?
我以為,住過國外的並不就代表洋化,也不代表英文能力好,更不代表思想邏輯被扭曲. 學英文,不是為了崇洋,或以為喝過洋墨水就沾沾自喜,忘了人本. 學英文,因為許多資訊是用這個語言表達,為了要與世界接軌,而這個語言是一個重要的溝通工具. 學英文,是因為能與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,用同一種語言達到連結,學習更多不同的文化差異,了解臺灣人的價值,尊重他人的信仰,並學習改進自己的不足.
閉門造車,絕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,也不該拿來當作自己不能前進的藉口. 台灣人的自信,被壓抑的太久,所以以為自己不夠完美,就是差勁. 其實台灣人的英文腔調,是最容易被聽懂的外國人腔調. 臺灣人欠缺的,只是足夠的字彙能力,和一顆渴望與世界接軌的國際心. 當一群國際人士在一起時,臺灣人往往最沉默,不是因為英文不好不敢講,不是因為太謙遜不出風頭, 而是因為懂得太少沒話題. 台灣人不瘋運動 (除了唯一的球隊洋基和唯一的球員王建民),不關心國際大事 (只在乎哪個國家又蓋了什麼新奇的奢華旅館),也沒有民族精神 (只有在打瓊斯盃時會一起起來咒罵韓國人). 因為我們思維太狹隘,看不到別人的美和自己的好,所以沒有自信. 這樣的信心,必須被喚醒,被強化,而不是繼續躲在小小的島嶼上,高調唱著美麗寶島的悲歌. 要喚醒台灣人的信心,只有更開闊自己的視野,懂得多了的時候,就會有很大的轉變. 學英文,可以從基本的信心建立起,從豐富的知識汲取開始,難道這不該是台灣人應該極端正視的問題?
當我們對自己有了信心,我們就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台灣的美好,那時我們會希望自己的英文更好,才能向外國人貼切的表達,我們是多麼以身為一名台灣人而自傲!!